虛擬貨幣為何存在價值:我的邀請碼cch3620
今天來談談Pi的歷史趨勢及未來幾個月的探討分析,預估初步生態建設到明年一月才會進入穩定階段,原因很簡單。
- 通過KYC人數不多就是一個問題,錢包映射有的人還存在問題。
- 想要參與P2P、B2C、P2C的個人或商家有的根本還沒KYC,在這種情況下,建設及流通是很困難的。
- KYC的問題一直存在,我的很多朋友是收到KYC了,但是審核就卡在一半不動了。
- 商城的整合及價值的磨合更須要時間。
- 在沒有重大更新或突破前,參與的先鋒呈現放緩的趨勢,不利於普及化及接受度的提升。
- 綜合以上因素,官方要在短時間內完全改善,幾乎不可能,因為程式的完整性及價值的磨合,不是短時間可去完善的。
因此,該如何把握這黃金五個月,知己知彼,等到初步生態建設完整後,要再上車,可能會很難了。那我們就從歷史的角度先了解它的歷史進程,依歷史的數據基礎再介紹後五個月大概生產量做粗步探討:
2019/03/14:Pi network 應用程式正式上線,開始白皮書第一階段=3.1pi/hr
2019/05/22:活躍用戶數達到1 萬,挖礦速度第一次減半=1.6pi/hr
2019/07/05:活躍用戶數達到10萬,挖礦速率第二次減半=0.8pi/hr
2019/10/31 : 活躍用戶數達到100萬,挖礦速度第三次減半=0.4pi/hr
2020/01/17 全球超過250萬活躍用戶,開始白皮書第二階段
2020/12/5,活躍用戶突破1000萬,第4次减半=0.2pi/hr
2021/11/25 全球超越2900萬活躍用戶
原本預定2021年底上主網,後來某些因素未實現,這個時間點很多人放棄了
2022/3/1調整降速方式第五次屬大符度降速 =0.0254pi/hr
2022/4/1 = 0.0202pi/hr
2022/5/1 = 0.0199pi/hr
2022/6/1 = 0.0193pi/hr
2022/7/1 = 0.0187pi/hr
2022/8/1 = 0.0166pi/hr
至今預估活躍人數約4000萬人,從歷史的人數成長狀況,客觀的看法,於2021年迎來大量活躍人數高峰期後,除非生態對接及建設有重大突破,否則目前應屬緩步成長階段,我也曾經試著去說服朋友是否要參與,其實得到的答都一樣,“騙人的”,就是因為太簡單,所以大部份人防衛心還是很強的,更何況還要經過KYC,所以我才會說後面這段時間應該是緩步成漲。以比特幣十年有成的狀況及歷史經驗,目前pi正站在中間至關重要的階段,要達到官方理想的一億人以上,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不過也正迎合未來WEB3.0的發展腳步。
以下為個人觀點計算的平均預估狀況
2022/9/1 預估0.0156或可能更少,視活躍人數增加比例而定
2022/10/1 預估0.0147
2022/11/1 預估0.0138
2022/12/1 預估0.0130
2023/1/1 預估0.0122
現在上車距明年一月大約還有150日,如果安全圈加滿加成100%,鎖倉三年90%,平均加成還有0.9*2*log平均值1.752≒315%,第一階加成還有平均515%
第二階加成推薦人25%,假設你沒有邀人,應用加成抓平均10%,所以第二階加成為135%。
以中間天數降速趨近值大概0.0138*515%*135%≒0.0959pi/hr
這五個月挖礦趨近值0.0959*24*150≒345顆(此為最佳化數值,有可能會更低)
上面計算的一些參數請參考前面章節~現在挖礦還來的及嗎
以大降速2022年3月1日後的數據下去分析,大概一個月平均降6%,以此類推,到了明年一月是什麼情況,基礎幣剩下一天可能只有0.293顆,看起來好像很少。所以這個時間點上車,看起來好像蠻難的,其實方法對了,還是可以的,前面章節有寫,自行參考,個人認為現在還屬於高原期。怎麼說呢?官方提供給先鋒挖礦總數650億,目前粗估已挖出3百多億假設350億,剩餘300億供先峰於這幾年或幾十年開採,依據目前平均月折減率約6%,以目前0.0166到明年8月等於0.0166*0.94^12等於0.0079,依此類推兩年後0.0038,三年後0.0018,四年後0.0009,五年後0.00041,六年後0.00019,七年後0.000092,八年後0.000044,一般先鋒大部份鎖倉三年,所以只抓三年後0.0018pi/hr每日只剩0.0429顆一個月1.288顆,假設你能堅持三年,能堅持的人可能不多,最後你可能看到這個數字,上面的數字並未考慮加成獎勵(加成獎勵取決於好友圈、推薦人的KYC狀況,所以先不考慮,畢竟蠻多先鋒的推薦人已經斷鏈,所以參與者最重要的是推薦人不斷鏈,因為他佔了大部份未驗證餘額),三年後你一年可能只能挖出15.46顆,甚至會更少,與前述的五個月黃金期相比,你認為如何。新手挖礦雖然沒那些元老多,積少成多,量少才知道珍惜,賽跑能跑到終點的才是贏家。你也可以跟ETH比較一下,三十台礦機,每台8張卡,平均3天才出個0.25顆(不過已經快改成POS了,網路自行參考),而且電費嚇人,經過比較才會有感,你說Pi算慢嗎。
看完以上數據,朋友你是什麼時候上車的,越是後面越難挖,稀缺性真的有感。不過也別恢心,只要團隊能把整個建設做好,不管你手上有多少、能挖多少都存在未知性與期待性,以目前臺灣我觀察到的參考價值,比起其它國家稍顯偏低,不過臺灣佔總挖Pi人數相當的低,最後還是會取決於大多數人的心中價值,等商城對接完成開放易貨後,再過一段時間或許還有成長空間。虛擬貨幣無法衡量它的未來前途,端看開發端及參與者與商家的努力,如果它能成功,放個三五年,以後都是不錯的被動收入(前題是KYC要先過,前面章節有談到自行參考)。那失敗了怎麼辦,簡單,對著手機傻笑三聲,因為你傻到每天花10秒去點它,
你失去了什麼?
讀者請自行衡量,以上只是我個人觀感建議不代表官方的立場。
最後,讀者們如果認同我的看法,在文末處可以幫我拍個手嗎,一篇文章能拍五次手。你的鼓勵是我創作的原動力。(Liker是為了創作者而生的虛擬貨幣只要簡單的一個步驟就能註冊可以免費拍手)